债券冰冻!去杠杆新债屡遭难发
债基募集频频失败 企业无法借新还旧致债券违约
债券违约又增新案;债券基金募集失败;债券发行市场遭遇寒冬。新债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,屡遭截至5月21日,未仍今年共有18只债券到期兑付或回售本息违约,于进涉及总金额近159亿元。去杠杆公开发布合同却不能生效的新债基金今年已经出现了10只,远超去年。屡遭
债券违约频频发生的未仍另一面,是于进新债发行困难重重。5月21日,去杠杆东方园林( 002310.SZ )发布公告称,新债该公司原本计划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(含10亿元)的屡遭公司债券,最终发行规模仅5000万元。未仍
新债发行困难
清华大学研究员范为向广州日报记者表示,于进目前来看,金融去杠杆首先带来的还是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冲击,金融机构认为信用风险上行,首先回避的便是民营企业。在资本市场上,AA+的民营企业、AA的国有企业已出现较长时间的债券发行困难,这一点值得各界重视,要重视再融资收紧对正常经营企业,特别是民营企业所带来的负面冲击。
受访专家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,如何有效地“去杠杆”,又不引爆系统性风险是当下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。“去杠杆”的过程一定是“资产负债表衰退”的金融收缩周期,收缩必然带来痛苦。但切不可像2015年股票市场去高杠杆风险的“暴力化操作”,人为造出操作性风险。
债券违约规模超160亿
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《2018年4月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》,我国2018年累计违约债券15只,违约债券面额128.64亿元,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25%和33.58%。
进入5月,市场上陆续又有新的违约债券出现,重阳投资5月公布的最新信息显示,今年以来已经有20只债券违约,合计债券余额168.54亿元。除债券外,信托也出现了多起违约案例。
根据北京证监局公布的数据,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得知,截至今年3月底,中国存续公司债余额为7.56万亿元,若以2018年以来违约债券余额168.54亿元计算,我国债券市场违约率约0.22%。
债券违约事件频频出现的背后,原因在于部分债券基金频频募集失败,导致企业不能借新还旧。兴银瑞福19日发布公告称,截至4月23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,本基金未能满足《兴银瑞福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合同》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,故本基金《基金合同》不能生效。
据统计,目前公开发布基金不能生效合同的基金已经达到了17只,其中今年已经出现了10只,远超去年。
未来仍会处于“去杠杆”进程
债券的上述情况的出现与金融系统“去杠杆”有关。清华大学研究员范为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韩森表示,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快速攀升,还伴随着金融过度创新所带来的信息不透明、信息不对称风险。为了应对这一系统性风险,2016年以来,我国不断加强金融监管,直指金融系统的杠杆率过高、资金脱实向虚等风险点,力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瑞信董事总经理、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5月22日在“2018诺亚财富首届粤港澳湾区论坛”上告诉广州日报记者,“去杠杆”的过程是“资产负债表衰退”的金融收缩周期,去年12月开始银行表外资产收缩,以往民企通过理财产品、资管计划进行融资的通道被堵死,借新还旧维持债权关系的路子被堵死,这是导致违约事件的因素之一,其实国内只是流动性分布出现了重大调整,这必然带来痛苦,特别是不能通过银行途径融资的民营企业。
(记者 刘幸)
标签:债券责任编辑:陈子汉 陈子汉文章内容仅供阅读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谨慎对待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据北京市足协消息,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、教练员,北京市足球运动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坤岳于2025年5月2日因心脏病突发,在北京不幸逝世,享年88岁。张坤岳1937年出生于北京市,自幼热爱足球,天赋出众
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: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,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近年来,我市依托大数据、物联网等现代新技术,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,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)中秋节将至,各式口味的月饼产品纷纷摆上货架。与此同时,一些网络购物平台也唱起了中秋月饼热销的重头戏。近日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调查发现,受今年8月15日实施的《限制商品过度
近期,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《哪吒2》)爆火。记者梳理发现,国内多个景区宣布,凭《哪吒2》电影票根可免门票,包括:天津盘山景区、河南老界岭、山东鲁山国家森林公园、山东新泰新甫山景区、山东临沂沂蒙山龟蒙